我要看骄傲
导演:
马修·沃楚斯
演员:
本·施耐泽,乔治·麦凯,帕迪·康斯戴恩,艾美达·斯丹顿,比尔·奈伊,莫妮卡·杜兰,多米尼克·韦斯特,安德鲁·斯科特,约瑟夫·吉尔根

更新:2024-05-11 07:28

首映:2014-05-23(戛纳电影节) / 2014-09-12(英国)

年代:2014

时长:120分钟

语言:英语

评分:8.3

观看数:8696

热播指数:1627

来源网:新韩剧网

“骄傲”Have some Pride QAQ

相对于被 ryan murphy 剪得乱七八糟的 the normal heart 来说,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 pride 无论是主题深化、剧情走向、节奏掌握和人物塑造上都显得铿锵有力和振奋人心得多。
讽刺的是,pride 将“平常”二字诠释得比前者要深入得多。
见缝插针般与剧情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差一点就以为就歌舞剧了),一个极具号召力的中心人物 mark,一群热血沸腾不多愁善感、几乎和普通典型的伦敦少年一模一样的 lgbt 群体,随着剧情的推进,曾几度让人已经忘记他们 lgbt 的身份。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所要期待的状态吗?不再强调 lgbt 的身份去抗争整个世界,而是通过一个最普通的社会人的视觉去争取自由,争取基于一个人在社会当中应享的基本自由。
生而为人,你要为正确的事情去做抗争,而 lgbt 权益只是在众多正确的事当中,你需要去做的其中一件。
为什么我们要说基于一个人的基本人权,而不将重点放在 lgbt 人身份上?
那是因为 lgbt 作为一个弱势受压迫的群体,我们所收到的不公平待遇并不比历史上其他曾经的弱势群体要少

在影迷心目中,英国有一个绰号叫做“腐国”。所谓“腐”,来自于网络的一个群体,叫做腐女,这是一帮深度宅女,她们热衷于把各种影视剧里的男性友谊解读为同性之爱。而英国则更加成为了腐女们臆想的重灾区,所以干脆以“腐国”命名了。
英国影视编导们也不负众望,在作品里添加各种“腹黑”的小玩笑,比如无论是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还是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关系都被处理的很暧昧,各种腹黑的小桥段也让全世界腐女们大呼过瘾。这可能也体现了英国文化的自嘲精神和深入骨髓的幽默感。
然而同性恋文化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能够被轻松幽默地展示,直到19世纪下半叶,同性恋仍然被英国人看做是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对剧作家王尔德和科学家图灵这两大天才的迫害,至今仍是最为臭名昭著的案例。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沃芬顿报告》为起点,英国开始走上了同性恋非罪化的道路。当然,所谓非罪化只是把法律和道德区分开来,不再通过法律迫害同性恋者,但在观念层面,英国人那时候还远未到接受同性恋者的地步


我们必须尝试喜悦。我们可以没有消遣,
但不能没有喜悦,不能没有享受。我们必须
顽强地接受我们的快乐,在这个无情的
世界的火炉之中。
——杰克•吉尔伯特《简单的辩护》
足足等《骄傲》等了半年,每个月都要去查查消息,终于能在国内看到的时候,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其实前天就已经看完了整部电影,感觉这种边缘抗争的题材就是我永远的泪点,虽有一人起头全体合唱这样的革命戏码,但个人感觉总体来说《骄傲》中的煽情是很圆滑平缓的。
看完全片,《骄傲》给我的感觉比起运动更像是一次会议,我对80年代的LG运动了解不算太深入,但在一些关于“同性恋史”的书籍上都明确看到了作者“学术性地”明确表达了60年代到90年代是同志运动、妇女运动等新左派运动的高涨时期,而经历了6、70年代著名的爱之夏、“石墙酒吧造反”、“同性恋文学解放”,一大批“解放后”逐渐意识到他们走出了柜子后还应走上街头,80年代,在酷儿理论被提出以外,第一例艾滋病例也被发现,这使得恐同暴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电影开头那种浓厚的时代气息感让我错失了更早领略它的机会,以为会是那种无聊需要耐住性子看的影片,明天夜班可以好好睡个懒觉,今晚想着要找一部电影来看,不假思索地点开了它
《pride》让我觉得这个单词的含义更加高大上了,它并不仅仅是我们从书本上学习到的骄傲,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本来的形态,我们本就如此的姿态,我们毫不掩饰的真实自我
马克,无论角色本身,还是演员,简直爱到骨子里,他出来的第一秒还没有台词就已经知道他是一个同志,万万没想到这部电影竟然是同性的电影,意外地

“骄傲”Have some Pride QAQ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bjiagong.com/hanju/kandianying-12132.html

线路F1

影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