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歌舞片,大家一定会想到印度电影。
一言不合就尬舞几乎成了所有宝莱坞商业大片的标志性特点。
而说起韩国电影,我们的印象就是“敢拍”,政治、政府通通黑了个遍。
一向敢于创新的韩国电影最近挑战起了歌舞片。
你能想象出一向苦大仇深的韩国电影玩跳舞是个什么画风么?
最近韩国就出了一部新片,用歌舞片的形式,讲了一个主旋律的故事——
摇摆狂潮
스윙키즈
导演姜炯哲擅长温情喜剧。
凭借电影《非常主播》而一鸣惊人。
两年后的《阳光姐妹淘》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两次登顶周票房冠军
许多人评价这部电影是:“即使是战争,也无法阻挡你的热爱。”
但我看来更多的却是:“即使再多热爱,战争也会将其毁灭。”
当我看到影片结尾灯管中闪烁的SWING KIDS时,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一部讲述了三个纳粹时代摇滚歌手的美国同名电影《SWING KIDS》。
这两部拍摄时间相差了近二十年的电影,选取了可能最能代表着反抗精神和自由意志的摇滚与美式踢踏舞,作为了整个影片的主线。而有趣的是,韩国导演姜炯哲同样的在这部电影中使用了作为50年代摇滚代表的THE BEATLES的歌曲。这些元素和大量一闪而过的美国
《摇摆狂潮》是一部韩国拍摄的反映巨济岛战俘营的歌舞片(歌舞场景不够多)。
第一次了解朝鲜战场上的战俘,是张泽石的回忆录《战俘手记》。小时候看电影,志愿军战士总是威武不屈,最后关头不是抱着敌人一起爆炸,就是在宏大背景中高呼口号壮烈阵亡,真没想到志愿军也会有被俘虏。
再后来,看叶雨蒙的《汉江血》知道有一个在第五次战役全军覆没的180师就被俘了将近两万人。随后又看了《苦夏》、《联合国军战俘记事》等一系列反应战俘的文学作品,但是国内影视作品反映战俘问题的一直没有看到过。
为了向外界表明美国军方优待俘虏,美国军方的长官让一个想要去日本与爱人重逢,曾经在百老汇演出的黑人舞者选取几个人,准备组一个舞团,在圣诞舞会上表演。通过海选,黑人舞者选出了四个舞蹈方面很有才华的舞者,他们一个是哥哥为反击美帝的民族英雄,很是自命不凡,对美帝舞蹈一开始嗤之以鼻的朝鲜舞者;一个是与妻子离散,一心想回家与妻子重逢的朝鲜传统舞者;一个是热爱舞蹈的韩国妹子;还有一个是胖乎乎,却身手矫健的灵活中国舞者。
黑人舞者充满魔性的踢踏舞,让四个人同时着了迷,虽然学习踢踏舞
《摇摆狂潮》韩国人的歌舞不一般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hbjiagong.com/hanju/kandianying-57548.html